本帖最后由 夏至 于 2015-8-14 14:39 编辑
摘要:如果购买4K电视,个人建议还是购买rgb-4k面板的产品。曲面屏意义不大。高清线价格差距小,建议网购。以上纯属个人意见。
之前看到有邻居开始选购4K电视,来和大家聊一下4K电视的面板。4k电视面板现在主要分为rgb-4k和rgbw-4k面板两种。其中rgb-4k就是传统意义上把像素点做小做多达到分辨率所要求的数值。然后这个rgbw-4k好玩了,是以LG为首号称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新型4k面板(听到这是不是就觉得他们不怀好意了),在三原色的基础上增加白色子像素,将原来三原色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点变成三原色子像素+白色子像素构成两个像素点。 最直观的对比: rgb-4k面板的子像素总数=3840*2160*3=24883200 rgbw-4k面板的子像素总数=3840*2160*2=16588800 rgbw-4k面板的子像素点数是传统面板的2/3。 rgbw-4k宣传自己省电,亮度高(因为增加了白色子像素),缺点是色彩的色度不纯及饱和度较低。 然后我摘了一段两种面板的定义(蓝色部分觉得麻烦就别看了,就是解释说明)
“我们平时讨论电视的清晰度,都是以分辨率的大小也就是像素数来衡量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,每一个像素还是由几个子像素组成的。传统的RGB电视的每个像素都是由红色(Red)、绿色(Green)、蓝色(Blue)三种子像素构成,这光学的三原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搭配显示出各种色彩。而所谓的四色技术,就是将电视的子像素种类在RGB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,也就是四种子像素。绝大多数四色都是在红(R)、绿(G)、蓝(B)的基础上加上白色(W),而夏普比较特殊是加上黄色。 如果增加的一个子像素与原有的三种子像素共同组成一个像素,那么总体的像素数是不变的,4K分辨率不但能够有着丰富的细节,还能够显著提升屏幕亮度。但是四个子像素共同组成一个像素,增加了技术难度,也提高了所生产成本。对与本身价格就偏高的4K超清来说,这种高成本的改变是十分不利于推广的。 为了控制成本,并且改善屏幕亮度,一些厂商就不得不适当牺牲成本。在增加白色子像素的同时,减少构成完整像素的子像素数量。比如说原本由3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点,现在改为2个或者2.5个子像素构成,并通过这2个或者2.5个子像素的色彩比例搭配来显示颜色。不足三个子像素是无法显示出丰富的色彩的,因此它的显示还需要相邻像素之间的配合。最终画面的精细程度肯定会打一定的折扣,不能够达到真正的4K效果。”下附图
但”假4k“一说可能也没办法站住脚,因为rgbw-4k通过了国内外的4k认证(因为的确有这么多像素)  顺便说一句据网友爆料,日本规范要求彩色完全分辨率达到3840x2160以上才算4k。定义的很严谨(也就是说在日本只有rgb-4k才被承认为4k面板)。
再来说说曲面屏,下面是中关村在线的截图,说明了曲面屏的优势,示意图里是一个人在观看电视。 如果家里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起看电视呢?会不会是? 其实我觉得,曲面屏还是更合适做电脑显示器一点。
最后说一下HDMI线,其实hdmi1.4的线已经支持4k分辨率输出,只是相较hdmi2.0带宽较小。hdmi2.0较hdmi1.4,在4k分辨率下支持的视频传输从30帧/秒(30hz)提高到了60帧/秒(60hz),音频从8声道升级为32声道。这些参数的提升对于看电视是没有区别的。 但还是有些情况下必须使用hdmi2.0,比如高帧数的游戏或者是次时代以上的家庭影院。 两个规格的线材价格差距不大,某东里比较便宜的大概二、三十元,建议网购。
以上均为个人理解,如有失实内容欢迎大家指正。
|